2009年8月12日 星期三

音樂欣賞-卡農(二十世紀最常被演奏的曲子)

(資料來源:小古典音樂計畫I─巴洛克時期(一))
帕海貝爾:D大調卡農
Pachelbel (1653-1706): Canon and Gigue for 3 violins & continuo in D major
創作年代:1700年
樂曲長度:3分56秒


樂曲欣賞(版本太多了!有興趣的人自己上去YOUTUBE找)

最標準的編制版
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5mpqIzRhtAI

室內交響樂團版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_nPyLLedfAs

交響樂有改編版
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8Af372EQLck

雙吉他版
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KUY9OKUgopM
喬治‧溫斯頓(George Winston)改編
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kllZlF6mB2s
JerryC搖滾卡農
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by8oyJztzwo&feature=PlayList&p=50C0AAD891354929&playnext=1&playnext_from=PL&index=1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uWJbP-8xzpM&feature=related


《D大調卡農》是巴洛克時期的室內樂作品,採用數字低音手法,以三把小提琴與大鍵琴作四部合奏。最早引用這首曲子的電影,是1980年的《凡夫俗子》(Ordinary Peoeple),此後這首曲子就一再出現於歐美電影中,特別是《克拉瑪對克拉瑪》(Kramer vs. Karmer),劇中以合唱團方式呈現後,更是知名於全球。
近年則是因為韓國電影《我的野蠻女友》中,女主角全智賢在台上獨奏,而聲名大噪,她在演奏前,還先聲明演奏版本是喬治‧溫斯頓(George Winston)改編的卡農。隨著電影熱映,《D大調卡農》也再度流行於台灣。

喬治‧溫斯頓是八○年代的新世紀(New Age)鋼琴家,他以鋼琴獨奏改編這首卡農也紅極一時。因為近年的美國婚禮上,大家也都會拿它作為配樂,所以電影裡也常被拿出來調侃。

最近在線上影音網站Youtube,有位韓國學生以電吉他彈奏了「搖滾卡農」,一時受到矚目,後來又發現這位改編者其實是台大學生JerryC,又再度引發熱烈討論與比較,為卡農一曲增添了新的話題,也顯示出《D大調卡農》不分世代,受到大眾的喜愛。

【音樂家簡介】

帕海貝爾是1653年生於德國紐倫堡的德國作曲家,比巴哈大35歲,以管風琴和合唱作品聞名當時。不過他目前最為知名的作品,卻是因為在電影頻頻出現而廣為人知的《D大調卡農》,也是二十世紀演奏次數最多的曲子。


【音樂小辭典】

卡農(canon)
「卡農」是一種對位作曲法(contrapuntal),就是樂曲中的一道主旋律,接連地出現在其他聲部上,例如帕海貝爾的《D大調卡農》,先由第一小提琴呈現主題,然後第二小提琴、第三小提琴依次接續著模仿同一道主題,因此作曲家要考慮到當主題在未完全奏完時,即被其他聲部模仿的情形時,所遇到旋律交疊時的和聲問題。
在帕海貝爾的《D大調卡農》中,純粹是以模仿為聲部基礎,算是比較簡單的。在巴哈的《賦格的藝術》(the Art of Fugue),或是貝多芬後期的鋼琴奏鳴曲和弦樂四重奏,則將卡農的技巧發揮到極致,是很難辨認出來的對位寫作方法。

數字低音(figured bass, basso continuo)

數字低音是巴洛克時代很流行的一種演出型式,又稱「通奏低音」(thoroughbass),因為它在整首曲子會一直存在,扮演著提示和聲的角色。
數字低音會用到的樂器,一定會有能演奏和弦的樂器,像是大鍵琴、管風琴、魯特琴、吉他,或豎琴,而指揮通常由彈奏大鍵琴或管風琴的人擔任。這個人很少需要舉起手來指揮,整個樂團是聆聽他的和弦彈奏提示,來統合樂曲。
除此之外,還要一個像是穩定軍心、提示和弦根音的樂器,如大提琴、古大提琴(viola da gamba),或是巴松管等低音樂器。